校园新闻

康养休闲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3-10-29 14:07 点击数:0

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休闲服务

专业代码:740103

入学要求

1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能力要求及证书

 

 

休闲服务能力

掌握休闲服务规则能够具备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综合管理能力

休闲学概论、康乐服务管理、公共关系、服务心理学、餐饮服务操作等。  

课堂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校内实训

课程考核合格

 


鉴赏分析、审美能力

深入理解各种民间文化、上升到审美的理论高度,有一定的分析、欣评论能力

中外文化、美学、艺术欣赏

课堂教学

课程考核合格


文字表达、语言交际应用能力

会写各类公文、应用文及各种文体的文章、掌握普通话发音吐字方法,能说普通话

基础写作、普通话

课堂教学

课程考核合格

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本专业必备的职业技能

具有持证上岗的资格

休闲服务专业证书、普通话证。



 

此外,各个工作岗位均要求员工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熟悉休闲服务基础知识,敬业爱岗、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工作细心、认真,有责任感,能吃苦耐劳。

 

五、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分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建立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休闲服务、休闲事业的组织策划、休闲市场营销、休闲企业经营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熟悉休闲旅游基础知识、茶文化知识,掌握休闲旅游服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宜在运动休闲产业、生活休闲及其他休闲关联及支持行业中工作,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政治立场坚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练掌握休闲行业一线业务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

3.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理想、崇高品德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2.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美的形体仪态,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3.具有从事休闲业所必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敬业乐业。4.为人诚实守信,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善用礼仪技巧与人沟通。5.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用外语处理休闲相关业务。6.具备一般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休闲业业务操作系统及网络应用。7.具备熟练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休闲服务与管理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休闲服务、休闲事业的组织策划、休闲市场营销、休闲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及休闲相关产品设计策划、旅行社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等知识,具备业务操作技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8.掌握休闲行业相关基本技能和态度。

课程设置

1. 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6/学期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学期

哲学与人生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36/学期

职业道德与法治

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6/学期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198/学期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144/学期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144/学期

中国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认识中国社会形态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特点及其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5/学期

世界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认识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发展并与资本主义制度相互竞争、并存的几个发展阶段;在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中领悟人类社会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孤立闭塞走向密切联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27/学期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72/学期

计算机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48/学期

 

(二)专业课

5、服务心理学

    了解客人的心理需求及心理活动,能根据客人的心理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能将心理学知识用于服务工作。

6 礼仪

明确礼仪的重要性, 掌握礼仪的特征、作用和原则; 理解礼仪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的表现形式和礼仪规范;掌握坐、立、行、走的基本礼仪;注重容貌、服饰、语言的规范性;掌握礼仪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能自觉地以正确的礼貌礼节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为人处世的公关能力。

  7、普通话

通过普通话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规范的现代汉语语音知识;了解普通话系统中声、韵、调与方言的对应关系,并掌握语流中的音变现象;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

8、公共关系学

   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9、休闲与管理

培养具备休闲行业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的企业初、中级管理者。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对于高技能、高素质休闲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10、民族与文化

民俗与文化内容包括人生仪礼、姓氏、生肖、传统节日以及民居和民间信仰共六个部分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9-3周

18-1周

19-1周

18-1周

19-2周

18周

公共基础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2





哲学与人生

36



2




职业道德与法

36




2



语文

198

3

3

3

3



数学

144

2

2

2

2



英语

144

2

2

2

2



信息技术

132

4

4





体育与健康

216

2

2

2

2

2


艺术(或音乐、美术)

35



1

1



中国历史

45

1






世界历史

27


1





 

专业课

 

 

1

服务心理学

108

2


4








2

公共关系学

180


4

6








3

形体

144


4


4







4

礼仪

72



4








5

普通话

180



4

6







6

休闲与管理

108




6







7

民俗与文化

108




6








小计

900

2

8

18

22







 

名称

总时数

名称

总学时

1368

德育课

198

文化课

270

专业基础课

500

专业课

400

小计

1368

1380

课内实训

236

八、实施保障

1、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进程,严格执行教学评价制度,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制度,严格教学文件的规范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在学校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由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等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各个环节质量监控的实施。下设: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小组、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小组和实训工作指导小组等工作组。

通过收集教学信息、评估教学效果、诊断与更新教学过程的偏差等活动对专业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控制,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进,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由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小组负责。

3、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采取多元化原则,实行社会、企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以综合后的主体评价结果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评价。采取问卷调查、企业走访、毕业生座谈会和网络信息平台等手段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从业意识、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各种素质要素的评价。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继续完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企业评价”等制度。

4、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教学由三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为基础性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能力;第二模块为方向性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和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及职业资格认证模块;第三模块为学生顶岗实训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每门课程都制定有规范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确保课程功能目标的实现。

九、毕业要求

    学生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育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取得休闲服务场所职业资格证书,准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