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3-10-29 13:51 点击数:0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作物生产技术

专业代码:610102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职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管理部门,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农药生产与经营等行业企业

四、培养目标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分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建立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从事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农民富裕而奋斗的开拓精神和献身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3)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与应用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自制、自省和抗挫折能力。

5)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一般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自控能力。

6)具有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

2.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1 ——作物生产经营方向

1)具有植物体的基本构造及生长发育规律等知识。会进行植物生态的观察、分析,进行相关生产要素的观测、分析和评价。

2)具有农业机械、植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农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会进行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简单故障的排除。

3)具有农作物生产、栽培及田间管理的基础知识。能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

4)具有农产品贮藏加工、农产品营销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能对当地的主要作物进行正确的贮藏和简单的加工,并对农产品的销售进行进行市场分析和定位。

专业技能方向2——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向

1)具有作物有害生物识别、农药使用与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对作物常见的病虫草害进行鉴别。

2)具有农药使用与经营的基本技能,以及在某一领域进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从业能力。

3)具有常用农机具的使用与维护、植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农业生物技术的初步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防治方法。

六、课程设置要求与学时安排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6/学期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学期

3

哲学与人生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36/学期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6/学期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198/学期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144/学期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144/学期

8

中国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认识中国社会形态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特点及其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5/学期

9

世界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认识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发展并与资本主义制度相互竞争、并存的几个发展阶段;在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中领悟人类社会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孤立闭塞走向密切联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27/学期

10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72/学期

11

计算机用

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48/学期

2.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植物生长与环境

了解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能分析光、温、水、肥、土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会制定基本的调控措施。

102

2

农业生物技术

了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生产应用;掌握植物遗传育种、组织培养的主要方法和流程和农业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能理解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和组织培养的原理,会进行相关的关键操作。

68

3

植物保护基础

了解国内外植物保护现状与发展动态,掌握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农作物病虫害综合 技术,能采集、识别常见的病虫杂草并进行标本制作,会进行相关的关键操作。

68

4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

了解当前生产中常用的农业机械的种类和型号,熟悉结构和工作原理,会进行正确的操作,能对常见故障进行检修和排除。

102

2)专业(技能)方向课

作物生产技术方向1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作物生产技术

了解作物的生育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掌握河南省主要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方法;能识别作物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生育状态的鉴定;会根据不同作物的生育状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160

2

农产品营销

了解农产品营销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农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能对农产品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明确农产品价格构成和定价方法;会根据农产品具体情况进行市场定位和定价,选择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的能力。

160

3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了解农物的贮藏特点、能选用正确的贮藏方法,了解粮食作物的加工品种并掌握其工艺流程;会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加工。

160

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向2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作物生产技术

了解作物的生育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掌握河南省主要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方法;能识别作物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生育状态的鉴定;会根据不同作物的生育状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160

2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了解农作物常见病、虫、草及鼠害的种类、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掌握河南省农作物病、虫、草及鼠害的主要类别;能根据有害生物发生与为害特点,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组织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160

3

农药使用与经营

了解农药基础知识、农药毒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内容原则、农药经营基本理论等。掌握农药科学、合理、安全使用方法,农药中毒救治方法,农药市场开发与推广方法,农药销售关键技术,农药销售渠道管理,农药销售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方法等基本技能。

160

3)综合实训

实训课程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校通过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校外实训场和顶岗实习以及岗前培训等形式,可以达到以下要求,使学生具备本职业岗位(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

专业方向

序号

课程

名称

实训内容

参考学时

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

1

农作物生产技术实训

本课程实训要求对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及田间管理技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操作。各地根据当地作物布局再选择1-2种作物进行实际生产实习。

60

2

农产品营销

本课程实训各地根据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农产品市场调查与分析。模拟进行销售渠道的选择和定价。如果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参见当地的农产品推介会、博览会。

60

3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本课程实训要求选择两种以上作物进行贮藏实训。对一种粮食作物、一种经济作物进行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工艺的实习。

60

合计


180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向

1

农作物生产技术

本课程实训要求对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及田间管理技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操作。各地根据当地作物布局再选择1-2种作物进行实际生产实习。

60

2

农药使用与经营

本课程实训要求学生进行农药的配比、稀释、植保机械的使用及田间药物试验的实训。并对农药的销售渠道、销售方法及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

60

3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本课程实训要求学生进行当地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的识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并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当地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60

合计


180

4)顶岗实习

为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我校现代农艺专业第六学期选择专业岗位进行18周共540学时的顶岗实习。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教学目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学校要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相关协议、购买安全保险,并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应一致,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有关技术、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岗位能力和综合技能,以及适应现场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与合作伙伴共同协作的训练。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达到毕业生“零距离”培养目的。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教学时间安排基本要求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三年,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左右,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约为1000学时,占总学时的1/3左右,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 学校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必修的基础模块教学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约为2000学时,占总学时的2/3,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必修的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时数为600,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0%。学校可按照专业(技能)方向的特点,并结合企业初次就业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选修课程、开设顺序和周课时安排。

 各科教学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

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2





哲学与人生

36



2




职业道德与法

36




2



语文

198

3

3

3

3



数学

144

2

2

2

2



英语

144

2

2

2

2



信息技术

132

4

4





体育与健康

216

2

2

2

2

2


艺术(或音乐、美术)

35



1

1



中国历史

45

1






世界历史

27


1





公共选修课

心理健康

32



2




社交礼仪

32




2



书法

32




2



就业指导

32





2


应用文写作

32





2


公共基础课小计

1245

18

16

10

10

8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植物生产与环境

102

6






农业生物技术

68


4





植物保护基础

68



4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

102





6


小计

340

6

4

4


6


作物生产与经营方向

农作物生产技术

160


4

6




农产品营销

160



4

6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160




4

6


小计

480


4

10

10

6


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向

农作物生产技术

160


4

6




农药使用与经营

160



4

6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160




4

6


小计

480


4

10

10

6


专业选修课

农业政策法规

64

4






农业经营与管理

64


4





种子生产与经营

64



4




设施建造与维护

64




4



果树生产技术

64




4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64





4


创新创业

64





4


小计

448

4

4

4

8

8



综合实训

270

1

2

2

2

2


顶岗实习

540






18

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教育

100

2

1

1

1

1

1

复习考试

60

1

1

1

1

1

1

合计

3090

28/

28/

28/

28/

28/

30/

八、教学实施及保障措施

1. 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以具有典型性作物生产过程为载体,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以知识、能力目标要求设计教学项目或任务的具体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各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使这些方法在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2.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比例要占25%以上。

    吸引企事业单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药使用与经营》、等专业核心课、(技能)方向课程的教学。他们能把社会生产实践中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补充进去,能在规范化了的知识中添加来自生产实践的鲜活案例,能在系统化了的知识中找出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应用的侧重点,能对理论化了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体验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

针对实训类课程,聘请有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来充实学校的实训教师队伍。他们能把个人在生产实践中感悟出来的新观点、新理论、新体会,新技巧讲述出来,传授课本以外的知识。这正是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所讲授的最宝贵的知识,也是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最关键的知识。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除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外,学校还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者搞校企合作,为学生的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机会和场地,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长。

3.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应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有农学、植物保护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专业资格证书及行业职(执)业资格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具备“双师”素质及良好的师德,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熟悉企业工作流程,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教学竞赛、技能竞赛、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及“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等活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担任实训实习教学的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证书,具有职业技能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也可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兼职教师应具有5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熟悉企业生产程序,或具有独特专长的能工巧匠,并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初步具备常见农作物和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的生产管理技术,能够独立进行或指导农业生产。鼓励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农艺工(四级)、园艺工(四级)、植保工(四级)等。